“阅读的信息,我们能记得百分之十;听到的信息,我们能记得百分之二十;但所经历过的事,我们却能记得百分之八十。”当企业界的教育培训机构力图寻找一种效果持久的培训方式时,体验式学习(ExperientialLearning)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拓展训练,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效果持久的优势照亮了企业管理者渴求的眼睛。
拓展训练不是旅游度假;不是军训;不是竞技体育;不是魔鬼训练;不是极限运动。
拓展训练是一种体验式心理行为训练,通过特意设计的拓展项目,让学员在艰苦、愉快的训练中锻炼人的勇气,提升个人自信心,激发个人潜能,打造优秀团队。
在体验中默默实现
镜头一:7个水鸭子和13个旱鸭子
上周哈药集团制药总厂组织几个部门里的业务骨干,参加了一次拓展训练。在丛林中穿越湍急的溪水是他们必过的难题。此时人们才深刻了解到为什么“路是人走出来的”。
在没有路的路上行走,时刻会出现未知的阻难。这不,人们面前出现了一个碧绿碧绿的水潭,美不胜收,这样的美景怕是也只有在这样人迹罕至的丛林里才能欣赏得到。但现在的问题是,它阻隔了大家的前进的去路,可这个潭看上去深不可测,没有别的方法,只有一条路——游过去。20个人里只有7个人会游泳,怎么办?很快商议好了,水性好的先带绳索游过去,然后再把后面的队员一个个拉过去。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一些小型瀑布,体能好的人会先由部分人以搭人梯的方式先送到顶部,然后是下推上拉地把那些女士们送上去。平时性情清高的李小姐感慨:“真不敢相信我居然也可以完成这个科目,如果没有队友们的帮忙我简直不敢想象。”
收获:团队的力量在难点上得到充分体现。很多事情不是单靠个人的聪明才智就能完成,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哪怕遇到看似无法逾越的困难。
镜头二:个人第一,集体倒数第一
8月初的时候,哈市一家单位集体参加了一次户外拓展训练,几十人被分成了3组,分别穿越野外一片茂密的无人区。这天刚刚下过一场小雨,山路也因此变得异常的泥泞难走,给身负着野营装备和食物的队员们带来了更多的麻烦。美景是顾不上看了,训练队员们盯牢自己的指北针,寻找出路是最重要的。其中一位中层干部小李负责领路和寻找标记点的“巨大”任务。但在泥泞中跋涉到一半路程的时候,大家开始疲惫,脚步也不由得缓慢了起来,负责领路的小李眼看着另外两组极有可能超过他们时,不由得急了起来,说:“我要走到前头去,绝对超过他们!”他把没有地图和标记卡的同伴甩在了后头。最后小李果然冲在了所有选手的前头,第一个到达目的地,但同组的队员却落在了最后,最终输了。在没有地图的情况下,他们只得参照其他队伍的路线摸索前进,多用了将近1小时才完成任务到达目的地。在队员的批评中小李明白了好大喜功、争强好胜在集体协作中是一个致命伤。
收获:一味地表现自己、个人的出众并不能带来最终的胜利。尽忠职守、发挥个人在团体中应尽的职责是一名合格员工应该做的。
镜头三:两次惊心动魄的跳水“自杀”
上次的特殊培训课,最让人们难以忘怀的就是其中一个惊心动魄的环节了:每个学员要通过绳索进行20米高的瀑布下降。当时瀑布在身边咆哮着,远观挺美的东西,一想到自己要去从中穿越就不是那么美妙了。一身淋得湿湿的不说,关键是这个游戏实在恐怖:要独自从瀑布中穿梭下降,跌落到两个瀑布间的一个深不可测的水潭中后,还得自己爬到下一个瀑布顶端中,再把自己跌落下去直到底部。但每个通过了的人,上来后都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说一点也不恐怖。
“以身试险”完毕后,人们发现其实并不是那么恐怖,上去后,我也一脸平静地对着下一个人说:“一点也不可怕,你可以完成的。”
收获:有些看似无法完成的事情,其实你的能力完全可以达到,在此刻你要做的只是相信自己。
从“魔鬼训练”到交流
前些年发源于日本在中国非常流行的“魔鬼训练”,就是运用极端的、不近人情的手段刺激个体,激发出其最大的潜能。他们所追求的就是挑战人类的极限,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类的主观能动性。虽然说户外拓展训练与“魔鬼训练”同属于体验式学习的方式,但是它无疑是一种更加人性化的、开放式的训练方式。它利用野外的各种艰险地形和条件加以人为的项目设置,营造一个恶劣的外部生存和竞争环境,使受训者或受训团队在极富挑战和趣味的野外训练活动中发现自身的潜能,并加以总结和分析然后解决问题。户外拓展训练与“魔鬼训练”相比较则更强调个人或者团队与自然的交锋、交流。
资料来源:cncraftinfo.com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