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平面半立体裁剪法
我在制板时,一般是要根据实际的情况来选择制板方法。不同的款式有不同的特点,各种制板的方法各有利弊,不能很笼统地说所有的款式都只用一种制板方式,或者说哪一种制板方式好,就把其它的方法抛弃,而完全彻底地用某一种方法,那样会进入误区。永远也不会打出好的样板。制板的目的是要圆满地达到设计效果,使成衣更加完美,而并不要看重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或通过什么样的过程,我认为只要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满意的设计意图就足矣。
平面裁剪法不论是比例还是原型法,其优点在于能够快速得到样板,制板的全过程比较方便,节省时间,但是必须是要具有很丰富的实际经验,经过多次的修正和调整样板才能逐步趋于完美,达到设计效果。平面裁剪的缺点在于:
①不能正确地感受面料对设计效果的影响,如面料纹路变化、下垂程度、光泽变化、弹力程度等。
②对于人体的某些部位处理尺度不好掌握。如不同款式要用不同的胸量、前后身的平衡量、肩斜度等等。
③对于某些特殊设计造型的款式不能很直观或准确的处理,如:具有多褶裥或非常飘逸、垂荡、随意、自然的款式等等。这些问题平面裁剪时看似很棘手而对于立体裁翦则正是其优势所在。对那些很传统的职业装,许多学习班作为学习的首选课题,许多公司都曾开发、研制,所以对于稍有经验的板师部可以说胸有成竹,有较大把握,为了节省时间都采用平面制板,即使稍有不适,略加修改就可以了。对于那些时装性很强,活折较多,飘逸性很突出的款式和面料特点较为特殊的情况下,平面制板不能一次到位要经过多次或反复修改时,最好选择立体裁剪的方法来处理。在制板过程中有许多可变的不稳定因素。如面料的剪变性、款式活折裥的大小、飘逸程度等、立体裁剪边操作、边观察边塑造、边裁剪的综合手法正是处理这些因素的最佳手段。
我在制板时一般是采用半平面半立体裁剪的方式进行。当拿到设计效果图后,首先要仔细审图,从款式年龄段的定位、规格尺寸制定,到整体结构的处理、工艺制作方法等等,在自己的脑海里有一个严密而周全的计划,能够确保成衣的成功率后再开始动手操作。许多板师都急于求成,缺少冷静的全盘考虑的习惯,等到样衣出来毛病一大堆时才知道后悔已晚。待考虑成熟后,在坯布上应用原型找出款式的基本结构线,绘出其大概轮廓后裁下来用手针绷缝出坯样,在人体或修正后的人台上进行进一步的调整、修正、塑造,直到满意为止,然后用面料根据坯样的裁片做出样衣进行确认后,将坯样的裁片拓成最后合适的样板。在此过程中,要注意几个问题
①在绘制基本结构时,坯布的直纱必须要与前中、后中的中轴线一致,纬纱必须要与胸围线、腰围线、臂高线一致,这样便于各部位数据的控制,有利于审核样衣、样板、人体的围度尺寸是否在相同的位置,也便于以后的拓板工作。
②坯布在使用前必须要进行缩水处理,在制作坯样过程中,尽量减少熨烫次数,因为坯布的可塑性较强,熨烫次数较多会导致其变形,如果进行了明确的归拨处理,必须作好记录,以便后期拓板时注意。
③绘制结构图中要有最基本的间架结构线、前后中心线、三围位置线、前后身经过胸点和后肩胛点的纵向切割线、前后身的侧分割线、肩斜线等等。有许多板师将这些线条称之为“服装的骨架”,所以必不可少,有利于在制板的过程中发现偏差,找出弊病的所在,能及时有效地校验、调整。俗语说:“有骨头何愁没有肉”。服装骨架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服装制板、制作的全过程。
④在裁坯样时要留有约2cm左右的备放缝,要给后期的调整留有足够的余量。有些人遇到调板时坯样没有余量时,首先想到的是拼接,殊不知面料的剪变性,无接口的面料与断开后再拼接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所以坯样不能有拼接,否则后期拓板时将失去真实性。
⑤绷缝坯样时必须要用手针绷缝,不可贪图省时、方便、快捷而用平缝机替代,我们现在所用的坯布都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平缝机的送布牙在送布过程中很容易造成坯布的变形、吃纵。
⑥在调整坯样时所选的人体必须要注意体型是否正确,人台是否经过修正。否则经过干辛万苫调试的样板不能适应正常的大众体型。
⑦最后根据坯样拓样板时要保证样板的真实性,将坯样的每个细节,详细反应在样板上,如纱向、缝份、省道状态、归拨部位及数据、吃纵情况……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