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沃尔玛这两年在食品安全上犯的事儿还真不是一般的多。什么过期板鸭,无保质期和生产日期的牛肉干、锅巴等,如今又出了病害猪排,在编者看来,这世界知名连锁超市沃尔玛的管理水平还真值得商榷。
据悉,四川省达州市城区畜牧部门在对沃尔玛例行检查时,发现沃尔玛超市的冻库内储存有部分呈深红色的猪排骨。后经对查封的94.2公斤猪排骨和106公斤灌香肠的猪碎肉检测,认定该批产品系病害动物产品。而且,超市提供的该批次检疫合格证明编号对应的应该是鸡产品,而非猪排骨。沃尔玛中国区表示,目前所涉批次猪肉产品已在事发时下架,并停止了与相关供应商的合作。
这已不是沃尔玛第一次因为生鲜食品问题而发生风波,此前仅沃尔玛重庆地区的门店在5年内就被处罚了20多次,更何况别的不为舆论所知的隐情。对此,编者不能不感叹,一次又一次的食品安全危机证明,沃尔玛的食品管理漏洞还真不少!
如果编者所忆不错,暂且搁置国家的相关食品标准及管理规定不谈,单就沃尔玛而言,其自身的食品安全管理标准不可谓是不严。对过期食品,沃尔玛内部规章严格规定,任何一种商品进入沃尔玛,产品保质期剩下不到二分之一的拒绝收货;在每天开店之前进行全场的巡视检查;此外还有管理层的不间断抽查,以及第三方的公司在卖场不知情情况下的随时抽查。针对零售行业的供货和验货管理,进场前必须由供应商公司提供检验检疫证明。并且还有第三方的专业公司到合作伙伴的工厂、作坊,去进行一个现场卫生条件等方面的审查,确保熟食、本地生产的食品安全可靠。然而,一次次现实问题让食品管理标准尴尬。
由此可见,现实中普遍缺乏对零售商品的供货和验货管理,只核对数量和品种,因此时不时有供应商将好货、次货冲在一起装箱,往往会引发质量问题。而造成的“有标准不执行,或者没有细化的操控标准造成实际问题漏洞过多,就只能等于没有标准”已经成为国内食品安全的最普遍尴尬现状。对此,编者认为,在认识到现有问题之时,我们更应该对问题进行解剖,毕竟供货商的滥竽充数和沃尔玛的管理漏洞只是问题的表象,而造成这一切的却有着食品安全最本质的原因。
零售行业的检测漏洞问题重重。首先,对供应商提供的零售货品,其供给检验检疫的货物原本就是最好的货,即便是平时的抽检,也要看能够检出问题的概率;其次,目前国内的监管还主要是市场主体的积极行为为主,而且费用极高。一个商品假如有10个指标要检,收费是按指标计算,通常一个指标要收费1000元至2000元不等,一个商品就要花费数万元。算一算,一个卖场有几万种商品,代价巨大,几乎没有一家能够做到全面细致的检测。第三,便是检测的滞后性,毕竟生鲜商品需要冷藏,通常在凌晨2点到5点间送到后便立即冷藏销售,如此这般,检测的时间滞后让检测也显得不现实。
而且,目前国内的违法成本过低。要知道,在海外有严格的法律,假如发生假货次货问题,则供应商会被罚款上亿美元,所以供应商的诚信是其自己生存的砝码。但中国的相关处罚力度不够强大,加之卖场要收取各类费用,实质的监管更无从谈起。为让自己的毛利高一点,有些供应商难免做各种“小动作”。
综上所述,标准的漏洞、国内违法成本的低廉,以及检测的时间滞后和费用的高昂让食品安全成为最伤害消费者身体健康的杀手锏。对此,编者认为还是国家经济发展不充分环境下,政府职责的缺失和不作为所致。当然,这与财政的供给有关。但不管如何,让人食品安全的伤害而小作为的表象都是对百姓不负责任的表象。作为政府,如何更好的平衡市场利益主体,将更多的力量关注民生急于解决的领域,方为上策。对此,大家都在期盼。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