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汽车吃粗粮不只标准缺失之过!
2012-11-26   发表:

  似乎拥有爱车的车主们都在殷切的盼望6月9日油价有望下调的日子。在这里编者却不得不提一个不怎么令人高兴的话题:且不论油价真的能实现下调多少,单就汽车的食品安全咋就这么难保证?

  据悉,一个多月前在江苏太仓发生的数千辆汽车加油后集体抛锚事故如今有了新的解释。5月28日,上海一家第三方检测机构——SGS通标国际检测中心给第一财经(微博)频道记者出具的检测报告显示,太仓事故所涉油品中有两项指标明显偏高,其中氯含量高达6400PPM,超过美国标准6000多倍。虽然目前事故受理方中国石油苏州分公司坚决否认成品油质量出了问题,但却已着手对车主们进行赔偿,赔偿标准为每辆车3500元。

  “感觉使不上劲,排气管一直在往外滴液体”、“发动机抖动,启动了,容易熄火,还有的排气管腐烂”、“跑了一两千公里的汽车火花塞,感觉就像用了五六万公里那么久,有很多积碳”……相似的症状让舆论的矛头直指成品油中的化学添加剂。更令人奇怪的是,太仓市工商部门封存送去的汽油样品检测结果完全符合国家标准,而车主们保留的疑似问题汽油在第三方检测机构上海SGS通标国际检验中心的检测结果里,总有机氯和硅这两项化学元素的含量明显偏高。其中,总有机氯含量为0.643%,相当于6400PPM。而这一项,恰恰是国家标准内并没有限制和规定的。参照美国乙醇汽油指标,则超过美国标准的6000多倍。据其分析,过高的氯含量极有可能就是太仓车辆损坏的主要原因。

  其实,汽油添加剂频繁遭使用而使车辆受损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从原先一种名叫“羰基锰”的化学原料能让不合辛烷值标准的88号汽油变成93号汽油,到如今的氯超标,都不过是国内油品现状的冰山一角。而关于这些,不是内行的人不清楚,含有氯的化合物可以很好地溶于汽油,并且沸点也和汽油相似,添加很难被发现。而实际通过添加剂过度勾兑而产生的利益差价才是市场无良商贩的真实目标。

  对此,编者只能再次无奈的哀叹,总见和国际接轨的油价上调,却为什么总不见接轨的油品质量。汽车总在吃“粗粮”是存在问题的:一方面确实存在国内车用汽油18项检测标准只注重辛烷值、焦值和抗爆指数等数据,却没有化学添加剂方面较为具体的规定,检测标准的缺失让油品的利益添兑成为常态,另一方面则是高税收之下的行业利益侵蚀了应有的质量坚守和道德良知,利用幕后某些所谓科技的不正当操作让“国家标准”被架空。

  问题说的多了,总是千篇一律。标准跟不上实际的漏洞缺失、商家的无良、市场监管的薄弱,总能让消费者无奈的哀叹和敢怒不敢言。在食品安全问题堪忧的今天,汽车的食品安全,也被打上了巨大的问号。对此,编者只能说石油化工的行业垄断,以及市场竞争和监管的乏力造就了这一切。或许只有行业体制的改革和相关部门重视、敢于抵制利益诱惑并解决的决心才能治疗。面对消费者权益的维护,太多太多的问题。对此,编者时能说这一切问题的解决依旧看不到可以解决的曙光,希望时间能走的快些,这样或许才能真正的让百姓的利益得到保障。

0条评论

昵称:

密码:

匿名发表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