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让游学“热”对利益的驱使说不
2012-11-26   发表:

  

上海、南京等城市发现,低龄化加剧、内容藏“猫腻”、学校逐暴利……游学团蜂拥海外背后,重重陷阱令人防不胜防。(新华网南京7月30 日电)

近年来,游学现象占领了中国式教育的一块阵地。新东方近年来列出了暑假近百条游学线路,最高的一条收费38800元,更有甚者将费用定至七八万。不仅如此,游学者的年龄也出现了低龄化趋势,有培训机构认为,出国游学要从小抓起,有的培训机构还组织亲子夏令营,参与者均为学龄前儿童。

为什么这些组织机构能够顺理成章、轻而易举的利用游学这一噱头来收取大量费用呢?孩子到底能够在“游”的基础上学到什么?不少组织机构标榜游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开拓眼界,预热英语,甚至为以后的留学做准备。那么,组织机构的利润空间到底有多大呢?笔者发现,不少机构利用游学获得巨大利润。一位江苏旅行社业内人士以目前美国游学团为例,旅行社报价一般在3万——5万元,如果是学校组织老师带队的,价格还要上浮1万元左右。有网友曝光,国际游学的利润空间很大,以美国为例,如果能够拿到便宜的机票,游学机构能从每个售票员那儿拿到至少5000元。一位业内人士介绍,以报价4万元的美国游为例,游学机构一次可以获利24万元。这使所有人都大为震惊,也令社会为之震怒。笔者不禁产生质疑,是什么导致这些机构能够大张旗鼓、堂而皇之、源源不断的以游学为噱头攫取大量暴利呢?

正是因为国家教育体制的极度不完善才使组织机构有机可乘,他们利用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迫切期望,利用中国批量式生产,工厂式复制商品的不完善教育模式,“挂羊头卖狗肉”,打着“名校游”的旗号宣称让孩子体验国外的特色课程,其实只是相互自我介绍一下,并且听对方讲讲校史。“游”的成分往往会超过“学”的成分,成为名符其实的“狂欢游”。所谓的“提前游学”其实是“提钱游学”,不仅令所有家长寒心,更是给孩子提供了一个恶性的成长环境,开始攀比吃豪华大餐,住奢华宾馆,买国际名牌,这无疑会诱导孩子从小培养坏毛病,也更进一步证实了游学机构疯狂揽财的无耻行径。

纵观中国的近现代史,历代不少伟人都有出国留学的丰富经验和宝贵学识,这些人不胜枚举,世界杰出科学家钱学森,伟大革命家周恩来……他们学富五车,在自身素质和专业技能突出的同时,更是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成为大家勤俭自强的榜样,诠释了一个爱国、敬业、勤朴、谦逊的中国人的特质。这种精神是后人们应该一代代传下去的。

而现在,游学成“疯”,引起哗然的背后,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警示了中国教育制度的缺失。我们的中国政府更应该注重孩子自身素质的全面培养,孩子不应该成为“温室的花朵”,我们应该在给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的同时,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意识和坚持到底的决心,并且尽快完善我们的教育体制。与此同时,相关的监管部门要加强对组织机构的管理和监督,在确保健康、良性、有益的情况下鼓励孩子出国。另外,由于不少机构鱼目混珠,而这方面法律的缺失又给监管带来了难度,导致深受其害的家长和孩子无法通过正确渠道维权,因此,相关的法律部门也应该尽快出台相关措施,来保障家长的权力。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选择游学机构首先要看其游学资质,第二,熟悉游学的具体线路,第三,了解所去学校的规范化程度。做到未雨绸缪,有备无患。另外,游学机构应该用道德标准和行业规范约束自身行为,相关的监管部门也应该积极将责任落到实处,同时发挥媒体的联动、跟进效应,做到有闻必报,加强对社会的责任感。

0条评论

昵称:

密码:

匿名发表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