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验货技术
56个民族服饰之黎族服饰
2012-02-13   发表:

  黎族主要分布于海南黎族自治州的西南部,以乐东为中心,加上三亚、东方形成一个大的聚居区,也有部分散居于白沙、昌江、陵水等地。黎人口约占黎族总人口的百分之五十八,是黎族人数最多的一支。黎男子上衣多为麻织、原色,衣底边缘留穗,下身穿三角布。女子上衣为大襟,是汉化的产物。裙装有长筒裙和中筒裙之分。靠近沿海汉区的多穿着长筒裙,花纹不明显,通常为横条纹或水波纹。山区地带妇女多头裹黑巾,穿着中筒裙;上衣开襟无领,襟边系铜钱,胸前佩带银制项圈。“罗勿”妇女还将长短不同的衣服互套,不掩盖花纹,以显示心灵手巧。乐东县志仲镇黎妇女服装装饰纹样以蛙纹、几何纹为主,黑底色上红、白、蓝、绿纹相间。

  黎族民族服饰为平面直线裁剪,这种裁剪方法十分简便,容易掌握,但也有缺点。妇女民族服饰没有收腰和加放下摆翘度,穿着时由于胸部将前衣片顶起,上衣前片的下摆总是向上翘着,影响服装的美观。但是黎族民族服饰仍以其鲜明的风格、精美的织锦、古朴神秘的装饰品令人推崇。

  黎族妇女的民族服饰有几个突出的特色。首先,在裁片分割上十分讲究。以比较典型的杞黎和润黎妇女的民族服饰为例。杞黎妇女的上衣为开襟,前片在胸下用横线分割,分割线下缀方形绣片装饰。润黎的贯头衣前片有两条纵向分割线,将前身衣片分为三部分,中间部分相当整个前片宽的二分之一。两条横向分割线又将两边的裁片分割,分割线下边的方形裁片用刺绣装饰,刺绣的面积比杞黎的要小。中间衣片的下摆边缘和袖口部分刺绣二方连续图案。裁片分割的长宽比例适度,各裁片的分割配置也十分均衡匀称。

  其次,服装上的分割线与众不同。黎族妇女喜欢在上衣裁片分割线上补缀花边,或者用彩色绣线沿着分割线绣网格纹样,这样就将破缝线变成了装饰线,变不利为有利,从而改变了接缝的性质。

  第三,黎族妇女讲究服装与饰物整体搭配。实地采风,我们不难发现,黎族妇女上衣的前胸部位都不加刺绣,这样在盛装佩带饰物时,银项圈、胸牌等饰物就可以被深色的上衣底布衬托出来,从而更加突出饰品的闪亮效果。

  第四,筒裙纹样宽窄相间错落有致,与上衣配搭相得益彰。杞黎妇女穿紧身及膝中筒裙,筒裙的横向织纹宽窄相间,一般是数条窄横纹隔一条宽花纹。色彩最亮丽的宽花纹在臀围处,这样行走起来会产生很强的动感。润黎妇女穿紧身超短筒裙,筒裙的腰部因为可以被上衣盖住,所以在腰部织简单的窄条纹,腰以下露出的部分是三条宽花纹,宽花纹之间用一条窄纹分隔。三条宽纹的色彩十分绚丽,图案精美,与装饰较少的贯头上衣形成互补,看来黎族人民很有服装设计的天分呢。

  黎族的传统民族服饰为自纺、自织、自染、自绣。其纺织技术经千百年的发展,已达到成熟。黎族的刺绣历史悠久,色彩绚丽。和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刺绣一样,黎族刺绣也多是先分片在坯布上刺绣,绣好后再缝缀到服装上。这种单元设计思路值得现代服装设计师借鉴,目前已经有设计师将这种设计思路引入水溶布机绣工艺服装中。另外黎族还有织花后再加绣,以突出重点部位。这种绣法分夹牵和织地绣两种。夹牵是在织锦或绣好的绣片上,用拉锁针、珠绣等针法沿花纹边缘加绣,使图案轮廓更清晰,形象更鲜明。织地绣是在织好的条纹或格子布上加绣图案。黎族刺绣最常见的针法有直针、戳针、铺绒、挑花。刺绣图案多为菱形、三角形等几何图案,组织形式有单独纹样、二方连续和四方连续。

  黎族妇女盛装时喜欢佩带首饰。从头钗、耳环、项圈到手镯、脚环样式很多。多为银质,各地区略有不同。通什、琼中、保亭的妇女喜欢佩带多重项圈和月牙形项圈;乐东县和沿海地区的妇女喜欢佩带多个圆形耳环;最有特色的是白沙县润黎妇女的人形骨簪。骨簪用牛腿骨雕刻而成,有单头和双头两种。骨簪通长约20至25厘米,宽约2厘米,厚度约0.8厘米,雕刻非常精细。骨簪的人像是古代黎族人崇拜的一位部落头领,人像的头部有很高的头冠,是权利的象征。骨簪身部图案主要是方形、三角形、菱形等几何纹样,也有鱼形纹、水波纹和花果纹。各种图形都含有美好的象征意义,构图精美、风格独特。

  穿着民族服饰的黎族姑娘分外美丽,明艳绚丽的刺绣、织锦交相辉映;深色衣衫映衬着银光闪烁的项圈、胸牌;环佩、珠铃叮叮当当,唱着姑娘心中的喜悦,正可谓“动静娴怡”、“有声有色”。

0条评论

昵称:

密码:

匿名发表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