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死不下基层是傲慢还是偏见?
2012-11-26   发表:

男人。”这是一个叫“@璟好”的网友8月3日在微博上发出的内容。据了解,这位厦大经济学院的女博士近日随校方组织的博士团到闽北山区的原国家级贫困县政和县调研有关生态与经济发展的课题。她在微博上抱怨说:“吃的一点都不好,什么乱七八糟的,菜全部被吃光。哎,小地方,做事不行,而且他们显然不把我们学生放在眼里!”“破地方,过得太憋屈了!每天的饭都是那几个菜,一个重口味的师傅,县宾馆的厨师该换了!下午出去找吃的,也没个超市,买的尽是瓜子豆子好利友!” 8月8日中国青年报)

  或许还很难想象这一过激的言语出自一位博士之口,然而更难以想象的却是这位说着“死不下基层”言语的女博士,自己就是来自湖北农村的“山里孩子”。来自农村、在校享受过助学金待遇的女博士,能够得到今天博士的学位,其家庭和个人想来都是要投资金钱和时间的,从古至今都是“学而优则仕”,十几年的寒窗苦读,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够功成名就,希望能够鲤鱼跃龙门,这样的想法不论是谁都曾有过,这也是合情合理的。但是她自小在农村长大,能够深深的体会到城乡之间的巨大差异,能够知道乡下具体的生活环境,就算不愿意再回到那个什么都没有、什么都提供不了的地方,但是起码的尊重应该是有的,这一句“死不下基层”伤了多少乡镇人民的心,伤了多少为了支援农村建设抛洒热血的有志之士,难道就因为学历高了,眼界高了,就能够这样的低素质吗?

  “毕业后死不下基层”这样的话语,笔者已经是屡见不鲜了,这一直是现今大多数大学生们的真实心声,这更是现今社会青少年们的价值观。中国现在始终都保持着飞速的发展趋势,但是巨大的城乡差异让这些刚刚或者还没有走出校门的孩子们,觉得农村是经济落后的,是文化缺失的,是一群人蹲在地上吃饭、扯着嗓子说话的,是一些甚至是出身农村都耻于回去的。这或许就是现今社会总为流行的一种生活模式:“宁愿在大城市摆摊,也不愿去基层当官”。单单就物质上面,基层是苦的、是穷的,但是学校为什么会派学生去基层,不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的了解基层民众的生活情况吗,不就是为了能够更好的体验生活做出切实有成绩的调研成果吗?厦大女博士觉得基层“住的憋屈、吃的委屈”,已经窥见基层生活的一斑,在这个本可以得出了一个高质量的研究报高的地方,厦大女博士却得出个“死不下基层”的惊人之论,既是意料之外又是想象之中,这正是当代大学生们利己价值观的体现。

  而且从女博士的惊人之论上也可以看出,在综合了各种的自然条件和历史因素之后,许多的基层都是“乱七八糟”的代名词,国家在力求缩小城乡发展差距的基础上,是不是也能够将政策多倾斜一些,多给与乡镇一些好的实惠,能够真正的吸引更多的人才呢?现在不论是教师、公务员还是一些村官,很普遍的现象就是离城市越近,工资以及其他的待遇就会越高。这一差距在教育、医疗卫生、住房等等上面都是体现的淋漓尽致,而其他的各方面的生活质量更是不能同日而语的。这样一个充满了种种诱惑的利益大都市,这样一个不需要摸爬滚打只需要用钱来说话的时代,想要出淤泥而不染得需要多大的勇气和定力?“老板”导师满校园走,声声说着“以后不是总经理或者省级干部,不要说是我的学生”,这样一个畸形的教育环境,这样一个将灵魂和物质倒放的位置,还能用什么样的心态去将知识转换为提高灵魂的载体,这只不过是一种更直接追求物质和享受的垫脚石。教育的体制的畸形发展,社会价值观的变态成形,人们在生活中不断的追求着各种能够享受的利益,被钱财、身份、地位这些越来越多的欲望包裹着,这就是一个道德品格被扭曲的社会。

  或许不应该将所有的矛头都对准这位喊出所有学生心声的女博士,她也不过是现今社会教育制度下的一个牺牲品,也是现今社会高速发展下的残缺品,笔者能够理解这种不甘心的抱怨,但是,抛开道德和学历不谈,这位价值观几近扭曲的“吐槽姐”也是做不了国之栋梁的。女博士显然是需要道歉的,她需要明白自己错在哪里,更需要知道应该这样改正。但是单单道歉也是不够的,基层是一个为高学历人才心灵洗礼的地方,能够洗刷掉他们心里对于欲望的冲动,教育部门应该要大刀阔斧的调整教学理念,让学生们能够敢于、勇于、善于接受这份洗礼,这才是教育的灵魂,才是教育的根本。

0条评论

昵称:

密码:

匿名发表

验证码: